<
新辣文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我欲九天揽月 > 我欲九天揽月 第379节
    金昌的眼角,忍不住有点绷紧。

    这十几年来,他们两个虽然没见过面,但在群岛之间,气息互相感应,等于是互相观察了十几年的光阴。

    金昌有两千一百余次,感觉自己看到了对方的破绽,但是他不敢信。

    这些破绽里面,最长的一个存在了半个月,甚至有继续扩大的趋势,可金昌没有动,于是那个看起来非常顽固的破绽,就忽如天外星痕,淡去不见了,一点困难都没有。

    也有最短的一个破绽,只存在了百分之一个刹那,在三年之后,再度出现。

    金昌还是没动,因为那两次的破绽,实在太相似了。

    换了冥河姥姥之流不善剑道的妖物过来,让她隔三年,在同一块石头上再砍一剑,都未必能砍出那么相似的痕迹。

    蓬莱之主、武当掌教,这样的两个人再决定交手的时候,思维就开始以最快的速度攀升。

    嚓嚓嚓嚓,周围的环境中,好像凭空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闪烁光点,用难以言喻的速度迭代明灭。

    那都是他们的思维交锋的痕迹。

    水火双灾,修成降魔元神的强者,游历千山万水时所见的一切细微魔性,都能够分毫不差的对应降服,当然也能够感应到,对自己有敌意的所有心思。

    是附加了元气力量,是附加了神意之力,是驾驭了无形魔头……

    哪怕只是一个不带任何力量的虚幻想法,在这个面对面的情况下,都会被对手捕捉,在虚实之间碰撞,产生思维的闪光。

    这才是降魔元神的真正风貌。

    比起连自身所修的剑法凶性都未能完全驯服的白一子,或者比起修成双灾后,就只顾揣摩冥界外物念头的便利,几乎要折向净土的冥河老妖。

    此时发生在东海小蓬莱的这一战,才算是可以代表这个世界降魔武道的顶尖对决。

    崩!!!

    很难说是谁先动的手。

    但那一刻,碧绿色的剑光,已经铭刻在空间中,如同一条令青史凄婉、斑斑泪下的伤痕。

    那一刻,金昌的双手也已经运转。

    碧霞宫主殿所在的这座岛屿上,有空间微微歪曲扭转的痕迹。

    山水林野宫殿的痕迹,都变成模糊的色块,深者越深近乎于黑,淡者越淡近乎于白。

    倘若此时此刻,从上空俯瞰,只能看到岛屿表面,有黑白二色扭动,化作一个庞大、短暂、丰厚、模糊、沉重的太极图。

    绷!!!!

    下一个刹那,黑白崩溃,空间复原。

    山清水秀的岛屿上,庞然的元气向外释放扩散。

    尖锐的气流,打在海水之中,打出一条条尖锥形状的坑洞。

    打在天空之上,打得本来看不出云层的旷然蓝天,多出了一圈圈的白色云环。

    满天都是云环,仿佛天空是用蓝草野花编织起来的大花篮,每朵云环,就是一朵嫩白的小花。

    闲情野趣,别具一番美景。

    但在那些真正的修行高手眼中,才能看懂,这一刻从那座岛上释放出来的力量,是多么惊人。

    站在地上斩切云层,其实并不是太惊人的表现,有的云朵离地面只有四五十丈而已。

    但是,像小蓬莱的天空,本来看上去蓝汪汪一片,凡俗肉眼一点云气都看不到。

    说明这个时候,云层离地面,足有四五里的高度,而且光是这种云朵的厚度,都在百丈以上。

    刹那间释放出的攻击,全部有这样的射程,而且密集到这种程度。

    几乎意味着,这种强者要把一座城池字面意义上的夷为平地,也只需要,一掠而过!

    小蓬莱群岛周边的船队上,不知道多少人,打翻了酒杯,吓得跳了起来。

    岛上交手的那两大强者,却已经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就连小蓬莱的八大护法亲自赶到,都判断不出来,他们的师尊刚才在这里干了什么。

    但很快,就有别人见到了他们的师尊。

    那是在大巴山余脉之中。

    少林武当的九名高手,正驾驭着木棉袈裟,全速飞驰。

    众人的眼睛里面,都怔怔的映出了黄泉之门崩溃,冥河姥姥七窍流血重伤的场景。

    少林欧阳方丈,刚刚念出了那首借达摩祖师的事迹来赞颂佛法的诗句,尾音还没有断掉。

    突然,他们九个就全都感受到了一种遍及身心的惊悚震颤,从整个天地之间掠过。

    那种感觉来的快,去的也快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他们全力推动的木棉袈裟,在那种速度面前,就像是站在原地没有动过。

    山峰上的苏寒山,正要乘胜追击,突然脸色一变,眉心一点金光亮起,又换成血光,红如朱砂。

    两种光色切换之间,他的大慈心印四法相,已经换到了“观相观世音”。

    这天地间的声光色香味触,善恶情欲魔性,都变成可以“看”到的事物。

    山山水水变得无比清晰,又无比透明,使他能够在看透之后,看得更远。

    这种状态下的他,惊鸿一瞥,才捕捉到让他心头悚然的罪魁祸首,一抹碧绿色的剑光。

    在他看到的时候,那条剑光也已跨越了漫漫百里的距离,到了他的面前。

    “观定化灭,有此四相……”

    “直如诸佛传法!”

    苏寒山惊而不乱,神态在瞬间晋入超然,心意磁场的极致微调,让他的心态意境,无限接近于太白神树分身沉淀出的那种韵味。

    反复祭炼太白神树、深入本质之中的大慈心印陀罗尼,相当于是那位第十大境的“慈日菩萨”,亲自授徒传法。

    而他现在手上捏的,是诸佛通用的说法印,拇指跟中指相接触,其余三指自然舒展。

    叮!!!!

    碧绿色的剑光,惊险之极,被苏寒山捏在了拇指与中指之间。

    菩萨亲自传法,诸佛通用法印,常定大慧的指力,五行雷法的生克。

    让他捏住这把剑的时候,指尖迸发出了耀眼欲盲的彩光。

    但受到这样猛烈的冲击,这把剑,只是传出了一声清脆的鸣响。

    一响之下,激起神妙的回应。

    四面八方的半山腰,半空中,裂开了一条条粗犷的黑色缝隙。

    黑色的裂缝交错相连,形成一个粗糙的圆形,内部又呈弧状,外围的黑色裂缝,则显得更直更短,构成一个个卦象。

    碧绿剑光轰击苏寒山的这一招,纵然被法印所阻,也造出了一个面积达到二十四里的黑色太极八卦图。

    不像黄泉之门那样,有明确的从冥界涌出来什么力量。

    只是在这些裂缝被撕出来的同时,苏寒山就感觉到方圆数十里的环境,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    虽然用肉眼看,除了裂缝之外,别的地方没有任何差别。

    但实际上,现在方圆二十四里以内,已经变成了冥界才有的环境。

    在这个范围的所有生灵,都感受到肉身血气受到强烈的排斥,来自阳间的血肉物质,似乎要畸变,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发丝指甲,会变成什么东西。

    而在此同时,魂魄意识却感受到一种升华般的美妙体验,每一个念头都恨不得解体出去,从此自由自在,逍遥无拘束。

    世人皆知,武圣人开创聚魔炼宝之术,使天下武者在炼制法宝兵器方面,不比净土路线的修行者逊色。

    而作为首创者,武圣人于和自己亲手炼制的宝物,当然是最为上品,其中有两件至宝,更是深藏在小蓬莱碧霞宫最底层,据说就连碧霞宫门人,也很少有机会能够观摩。

    一为蓬莱双龙锁,二为碧血鸳鸯剑。

    碧色和血色是相反的颜色,鸳鸟和鸯鸟是相依的生灵。

    所谓的“碧血”“鸳鸯”剑,指的就是剑身上的道理,象征了世间相反又相依的事物。

    以剑为纽带,可以使相反者变为相依,以剑来切割,可以使相依者变为相反,其中实在蕴含了阴阳二道颠倒反复的无上妙理。

    “仅凭一剑,置换阴阳?!”

    冥河姥姥脸色惨淡,满眼震惊。

    她开始怀疑自己受到昆仑邀请,出门的时候,是不是没有看黄历了。

    看看她今天遇到的,都是些什么玩意儿。

    一个没有收纳过冥界念力,没有吞噬过黄泉念头,却能够克制黄泉禁法。

    一个明显彻头彻尾的,走降魔武道的剑客,一剑之下,逆反阴阳,犹如翻转天地,冥界在上。

    群山中,莫名有阴风如丝缕,汇聚起来,形成一个人影。

    看那五官,隐约正是夏遂良的模样。

    因为,这方天地有冥界的存在,苏寒山虽然击杀了夏遂良,难免仍有一些战中丧失的念头,被冥界接收。

    于和的这一剑,居然顺带着让夏遂良的这些念头,重新汇聚了起来。

    苏寒山看着那道虚影,眼睛微眯,已经知道这一剑的主人。

    “原来是打了小的,来了老的。”

    他感受到冥界环境在影响他的肉身,似乎要把他肉身里面,三尖两刃刀的成分,重新提取出去。

    但他的心意与肉身结合之深,岂是这么容易能够动摇的。

    成就“降魔血丹”之后,三尖两刃刀的成分,其实也已经不复存在,都在内外气息交换之中流散,换取成了庞大的血气魔性。

    “这套剑法,果然巧夺造化,但也不能让夏遂良,重新拥有完整的思维了。”

    苏寒山的两根手指的血肉突然崩溃,只剩两根白骨,但依然指尖凝聚彩光,死死钳住了剑身,发出刺耳的摩擦响动。

    于和的身影显现出来,侧对着苏寒山,也看了一眼那道虚影。

    “我没有小看金昌,却小瞧了你。”

    于和缓声道,“你的功法很奇特,千年了,千年前出现的异法,都已经融入武道,净土也不过是武道看不上的那一部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