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新辣文小说网 > > 盗墓:我,陈玉楼,一心修仙 > 盗墓:我,陈玉楼,一心修仙 第883节
    见过的客人多了,天南海北的事情也都能了解一些。

    但这位陈先生眼界之广,见闻之深,绝对是他生平仅见,上到天文地理,下到民俗志异,都是信口拈来。

    此刻,见几人靠在船舷上说话。

    船把头也没去打搅。

    只是寻了一处有光线照到的甲板,席地而坐,慢悠悠的从腰袋里捻起一把烟丝,一点点分开,塞进烟孔里点燃。

    然后凑近竹筒,用力吸了一大口。

    烟雾在胸腔里来回缭绕。

    原本还昏昏欲睡的脑子瞬间清醒过来。

    满意的吐出两条烟龙。

    就在他琢磨着再来两口时,前方船舷处几人似乎发现了什么,言语里颇为震撼,啧啧称奇。

    老把头抬头望去。

    原来是陡峭的悬崖间,被人凿出一条栈道,依山附壁,悬在半空,外围就用几根木桩子钉住。

    别说在其中行走。

    光是看看,都让人有种两股颤颤,头晕目眩的感觉。

    “那是驮道嘞。”

    见几人实在好奇,船把头忍不住走上前笑道。

    “驮道?”

    距离最近的老洋人回过头,目光里闪过一丝惊奇。

    “是嘞,听说还是丞相命人建的,这都用了一千好几百年了,你们别看危险,这边山民、药农,还有盐帮的人,往来两岸都得靠它。”

    船把头虽然是黄龙人。

    但因为那地界恰好在陕川交界。

    口音里既有陕北的秦腔,又有川渝的浑厚,听上去别有意思。

    闻言。

    几人不由相视一眼。

    皆是从各自脸上看到了一丝震撼。

    古往今来,能让人以丞相为名的,也只有诸葛亮一位。

    要是船把头说的不假,也就是说头顶上那条驮道,修建于蜀汉时代,能用到今日,确实惊人。

    “船把头,现在到哪边了?”

    陈玉楼收回目光,顺势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这短时日,因为阴雨绵绵,船在岷江上飘着,天气尤其潮湿,真不是他们深居简出,而是纯粹受不了潮气。

    换洗的衣服,挂在船舱里好些天都不干。

    一股子湿冷潮味。

    也就是今天难得天气放晴,几个人这才相邀出来看看。

    之前往西域时,他们曾过长江,见过不少古迹风光,没想到岷江也不差,风景迤逦、奇观古迹。

    “到益州了。”

    船把头对这一片熟悉的很,提着烟筒,在船板上轻轻磕了下,敲掉烟孔内多余的烟渣,轻声回应了一句。

    益州?!

    陈玉楼心头一动。

    他们之所以从川渝绕行,多走一大圈,不是因为秦岭山路崎岖,而是打算趁着返程途中,去一趟青城山。

    入天师洞,找一找玄真道人的身影。

    这位玄真道人,不是别人,其实就是封思北。

    也是如今世上最后一位观山太保。

    想要进地仙村,封思北就是一道过不去的关。

    而这段时间,他们要么是在船舱内入定修行,要么就是睡觉休息,浑然不觉时间过得如此之快。

    这才多久。

    就从黄龙古渡抵达了益州。

    到了益州,也就是意味着目的地相距不远了。

    拜水都江堰、问道青城山。

    正因为这两处古迹,川渝才会被称之为天府之国。

    “陈先生,你们这大老远去青城山,是做生意?”

    见几人谈兴不错。

    船把头犹豫了下,最终还是没能忍住,将这段时日里藏在心里的疑惑问了出来。

    他其实想说的是游山玩水。

    但这话显然不太合适。

    做生意总归不会出错。

    主要这一行人太过古怪,陈先生气质出众,温文尔雅,又兼见多识广,一看就是世家子弟出身。

    那个大个子,沉默寡言,气势如虎,对陈先生恭敬无比,照他来看,估计是护卫死士一类的角色。

    他不是没遇到过世家子。

    这些人自小就是含着金汤匙出身。

    出门在外,被人内外护着,生怕出了一丁点的事。

    而做护卫的人,第一等自然是家生子,与主家少爷自小一起长大,对主家忠心耿耿,随时都能做到以命换命。

    第二等则是拿钱卖命的江湖人。

    这些人要钱不要命。

    别说是拦路人,就是父母兄弟都敢下手。

    第三等的话,是从武馆、镖局聘请的武夫,这些人拿多少钱做多少事,鲜少拼命,顶多护着主家安然离开。

    至于最后一等。

    则是跟着游山玩水的狗腿子,这些人说是护卫,实际上就是些贪生怕死的货,别说护卫,真遇到凶险,不撒腿就跑都算衷心。

    但这大个子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光是身上那股气势,都不是一般人能够具备。

    眸光开阖之间,就如下山猛虎,令人不寒而栗。

    至于那个年轻人,倒是好说话,就是露面少,整天躲在自己屋子里,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。

    船把头和他聊过几次。

    小伙子人不错。

    说话做事,颇有古风。

    而且说话口音,偏陕北这边,听他说,自小在黄河边长大。

    也因为这个缘故,船把头和他最为亲切。

    至于剩下那两个道人。

    除却吃饭,基本上不怎么出现,跑船人禁忌颇多,虽然拜的是龙王爷,但无论僧道,逢山过水,都会拜上一拜。

    说实话,他打心眼里对两人有些敬畏。

    不敢多加接触。

    平日里撞上的话,也多是以道人称呼。

    两人话也不多,点头之交。

    说古怪,自然是因为这一行人,放到平日里几乎不会同行,世家子、江湖游侠、深山道人,怎么看走在一处也极为古怪。

    偏偏,几个人相处甚欢。

    听出船老大言语之外的询问之意,陈玉楼只是摇头一笑,“也不算做生意,就是听闻青城山上有得道高人,这才去拜会拜会。”

    问道访仙么?!

    船老大眉头一挑,心里泛起一个猜测。

    要是这样的话,他们几个人同行,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
    世家子弟有钱有闲,游山玩水也不奇怪。

    哪像他们这些人,为了生计常年奔波,一刻都不得休息,最多拜拜神仙,祈求个风调雨顺,身体健康。

    世外高人一心修道。

    在他们眼里,和神仙又有什么区别?

    寻常人又哪里接触得到。

    也只有这些人,舍得满世界去寻仙访道,或许有一线机会,求得一枚延年益寿的宝丹,或者修养性命的古法。

    “青城山……好地方啊。”

    “自古就是神仙道场,说不得真有仙人隐居。”

    船老大重新捻了一块烟丝点燃,吞了一口,低声恭维道。

    虽然同处一船。

    但他们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