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喊出口中深藏了许久的称呼,宋恒越耳后泛红,有一点发热。

    他目光灿然的盯着沈书仪,他时刻的牢记着风雷云电说的话。

    既然他们影响了夫妻两人之间的感情,他就应该疏远一些。

    沈书仪随着他的手指看过去,见到是那几封信,手指蜷缩着,像是在压抑着怒火和不忿。

    “怎么,世子是突然不识字了?既然是寄给你的信,又何须我来看。”

    别到时候又觉得她管的太多。

    感受到她压抑着的冰冷,宋恒越赶紧解释,“不是的,我们二人是夫妻,自然立场相同,既然曾经决定远离他们,那就不该在看他们的信,我是在询问你的意见。”

    沈书仪表情难辨,过了好一会儿才撑着头看了他一眼,眼神中藏着冰冷和一点讽刺。

    她并没有因为这话感觉到舒畅多少。

    曾经的事情能够给她造成的影响已经很稀少了,只不过提起依然觉得怒火四盛。

    可看着他这副模样,沈书仪承认自己还是想看看那几封信到底是写着什么。

    在同样的境地情况下,她想看看信里到底是什么东西,才能让前世的宋恒越不顾一切的抛下她们母子。

    “既然是写了,那就看看吧。”

    沈书仪坦然不已,她对于自己内心所渴求的东西从来都不加掩饰,想看那就直接开口。

    宋恒越松了一口气,迫不及待地把那几封信递到她手里,只要她乐意搭理自己就好。

    至于陈修齐夫妻二人,他虽然失去了记忆,但还是感觉到抵触,所以他直接就相信了风雷云电说的话。

    总共是四封信,其中一封是陈修齐写的,另外三封的落款都是万宝如。

    沈书仪克制的冷笑一声,“世子,你还是看看吧。”

    别到时候怨怪她。

    如她所想,都是求助信,沈书仪忽然闭上了眼睛,前世种种如幻梦般消失。

    里面并不是什么情真意切的话,只不过是声声哭诉,句句害怕,段段委婉求助。

    万宝如那三封来信一封比一封语气更急切,最后一封甚至带上了不易察觉的怨怪。

    陈修齐那一封就正常许多了,只不过是说了当下的情况,说了被围困的艰难以及自己决不投降的决心。

    宋恒越看她语气认真,也接过了那几封信,看到前面几封的时候面色还算正常,只看到最后一封信脸色难看。

    “简直是无稽之谈。”

    居然明里暗里说是不是沈书仪不愿意让他回信,可笑至极,沈书仪当时远在京都,怎么阻止他回信?

    沈书仪低下头喝了一口茶,一句话都懒得答。

    “书书,我真的不喜欢万宝如,而且我也听风雷云电说了这几年的事,我会跟他们保持距离的。”

    他不想让妻子伤心难过。

    沈书仪无所谓的点点头,“世子的事儿世子自己做主就是。”

    宋恒越的事她懒得管也不乐意管,这一次来边关不过是因为母妃和明宣,如果是没有她们二人,她必然不会来这一趟。

    想起信中种种,她突然心里厌烦。

    “世子休息着吧,我去看看我爹。”

    宋恒越本来想要张口说一起去,可看到她不耐烦的背影,几欲张口都咽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好像跟想象的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他们两个难道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相爱吗?

    淮阴侯这两日都忙碌不已,看着女儿提出的食盒,他下意识的露出笑容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来了?你应该多休息。”

    见着女儿眼下的青黑,他也心疼,可是女儿从小就是这么执拗,他想要阻止她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有时候因为她的执拗他既是骄傲又是头疼。

    沈书仪把食盒里面的饭菜摆出来,不自觉撒娇,“爹,我听说你又不好好用膳,我知道边关事忙,事态紧急之时您也顾不上,可这空了下来怎么还不吃呢。”

    “这不是让女儿担心吗?”

    淮阴侯满脸笑容接过女儿递过来的筷子,“好好好,爹会好好吃饭的。”

    “爹若是不好好用膳,明儿女儿就去信给娘,给她说一说。”

    淮阴侯连连点头,“好,爹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他一点被威胁的感觉都没有,只觉满心的温暖。

    “不是说云电跟大哥他们是一起的吗,怎么云电都回来了大哥还不回来?”

    淮阴侯咽下一口饭菜,“我又派他去执行别的任务了。”

    在现在的战局中他们处于优势,自然要好好的巩固,若不是他身为大将军,他都想自己亲自上战场。

    “你不用担心,你大哥也是身经百战了,不会有问题的。”

    沈书仪点头,家中全是将领,她已经很习惯从担忧中调节自己了,若是日日都在忧虑,这日子还怎么过下去。

    淮阴侯速度很快的用完膳,想了想又对女儿说。

    “明儿一大早你们就去后方,这是陈兵之处,你久待也不好。”

    “把阿恒一起带着去,等他伤好了再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爹,我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必再说,爹知道你的心,你也早些回京城吧。”

    第129章 总不能当一个瘸子吧

    沈书仪看着藏匿在寒风凛冽风沙漂浮后的大营。

    营门那高大肃立的身影像是一柄未出鞘的名剑,隔着剑鞘都能感受到他的锋芒。

    马车晃悠悠的远去,沈书仪久久不能收回目光。

    这一别,又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相见了。

    谷雨给她拉紧了披风,低声劝。

    “世子妃,侯爷和大少爷都是猛将智将,西戎与之相对,必然是败落的下场,您不要担心。”

    沈书仪透过窗口,看向外面的原野,那大片大片的土地已经透露出一丝绿意,飘荡的风沙像是被挡在了后面。

    “边关的春天到了。”

    千山骑马跟在马车旁,“大小姐,侯爷的意思是送你们去秋叶城休养,那里比较平稳,好多战中流离失所的百姓都安顿在那里。”

    大夏不缺钱粮,就算是失去了家园,也不会让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失去生活的依靠。

    “您送来的大部分钱粮都被用在了那里。”

    沈书仪收回远眺的目光,脸上露出浅笑,“能帮得上忙就是好事儿。”

    她送来的东西也是杯水车薪,百姓能够得到安顿,是朝廷的功劳,是所有心存善意的人的功劳。

    往这边运钱粮的并不止自己一家。

    马车缓行在道路中,沈书仪看着风沙远远地被抛在身后,荒原变成绿野。

    秋叶城到了。

    不算大的城池拥挤不已,可也算有序,马车驶入城中,来到一座二进的小院子前。

    “大小姐,城中许多空置房屋都被用来安置百姓了,如今只剩这一座了。”

    沈书仪下了马车,打量眼前的房子,“无事,只不过咱们带来的人要挤着一些了,很多人都只能睡在帐中了。”

    她带来的人马自然是要带回京都的。

    宋恒越从后面的马车下来,这一路的奔波让他本就苍白的脸色还泛着点青。

    他轻咳一声,风雷扶住他,“世子,您没事吧?”

    回头看着他的脸色不好,沈书仪赶紧吩咐风雷,“快把世子带进去,再让医师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宋恒越“书书,我没事。”这个称呼他已经很顺口了,就像曾经唤过千百次一般。

    他不想她担心。

    两进的院子终究不大,沈书仪和宋恒越只能挤在一间屋中,其他的房子都要腾出来安置带来的人。

    千山把人送到安顿下来,马上到沈书仪面前辞行。

    “大小姐,我立马就要走了,您也快点回京都吧,边关不安宁。”

    沈书仪赶紧把他送了出去,“千山叔,路上保重,一定要注意安全。”

    天色已晚,刚安顿下来,谷雨端了一碗白粥,“世子妃,您先吃一点垫垫肚子。”

    才安顿下来灶头上也没有菜,只能先煮一点白粥。

    “这样下去也不行,我们还要待几日,总不能日日都吃白粥吧。”

    她是没有关系,但是不能亏待带来的这些人,如今还有病号在。

    “这秋叶城怕也是食物短缺,你一会儿找人出去问问可有什么地方能购买一些蔬菜的。”

    秋叶城并没有被战火侵蚀,又有原住民在,多花一些银子能够买到时蔬肉菜的。

    他们自己带来的干粮肯定是不够的。

    谷雨赶紧点头,“奴婢知道了,一会儿就去办,您先吃两口吧。”

    “让冬至也注意着一些世子的饮食,做一些药膳给他补补身体。”

    “欸,奴婢会交代冬至的。”

    城中突然来了大队人马,自然是瞒不住许多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