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赵匡胤继续戳朱元璋想问问他现在什么心情,如此削藩不惹得人造反才怪了。

    洪武年间

    朱元璋现在的心情那是相当复杂,不过现在来看,那未出生的孩子还是没有几个儿子重要。

    朱柏哇的一声,他还小但能听懂话知道自己死了,还是被烧死的,那该多疼啊,“呜哇!”

    朱橚也红着眼睛,“四哥,我被流放云南了。”他看课程都知道那地方有多荒凉,想到日后自己会去那,他也哭了。

    其他儿子也都哭的不成样子,若是以前朱元璋看见他们哭肯定要训斥一顿外加体罚,可是现在他只有心疼,这可都是他的儿子啊,怎么就成日后那个样子了?

    朱标也鼻子微酸,这几个弟弟都是他带大的,怎么会不心疼?

    看他过来,几个弟弟甚至想退后,还是朱棣上前红着眼眶问,“大哥,你儿子出生之后能不能让我揍几下?”

    其他几个人也跟过来,眼泪吧差地看着朱标。

    朱标揉着他们的头,内心颇为心酸复杂。

    建文年间

    朱允炆听到自己削藩失败,他脸色大变,“怎么会?”

    是他太心急了?可只要一想到这些叔叔们有造反的可能,他就睡不着。

    朱允炆跌坐在椅子上,喃喃自语,“靖难,靖国难,清君侧,呵呵。”简直是胡说八道!

    他的脑袋闪过一张熟悉的人脸,果然是他的好四叔吧?!除了他还有谁?

    永乐年间

    朱棣想起那段艰难的时光,他有些想骂朱允炆,都是亲叔侄,何至于落到如此地步?

    不过随后他就慢慢平息了怒火,也多亏朱允炆废了其他几个兄弟,不然怕是还不能顺利登上皇位,啧。

    他仰头喝了口酒,烧的心有点火辣辣的,神情一阵恍惚想到了小时候被大哥带大的场景。

    康熙摇头抿了口茶,“还是太年轻,想的少。”

    【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其中有一个人没事?那就是燕王朱棣。为什么燕王朱棣会逃过一劫?当然是因为他演技好!朱棣看见其他几个兄弟死的死、废的废,他只能一边暗地里做造反的准备,一边装疯卖傻,在《明朝小史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走市中,语言错乱,.....时六月,拥烘炉坐,且呼寒云[3]。】

    【不过要澄清一点的是朱棣真的没有吃过猪屎。这样装疯自然是让朱允炆少了几分疑虑,但之后由于葛城的叛变,他装疯的事情被朱允炆发现,准备捉拿朱棣,朱棣不得不反,接下来也就是著名的靖难之役。】

    【朱棣打着‘清君侧、靖国难’的旗号,挥师南下,开始了持续三年的军事对决。在靖难之初,燕王朱棣只有十万军队,除了自己的封地之外也没有其他的领土,面对朝廷的大军,朱棣是怎么赢的?】

    是啊,这怎么赢?

    一些武将也想不出来怎么赢,朱允炆有朱元璋培养的良将、还有国库、领土,这怎么输啊?

    嬴政挑眉,“除非朱允炆一点都不会打仗。”

    但是跟在朱元璋身边耳濡目染也不至于一点不会吧?

    刘彻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天幕说的吃猪屎上面,“怎么不接着说这个啊?”

    他不想知道后面的事,想知道朱棣到底有没有吃猪屎。

    李世民叹气,如果不是没有别的办法也不至于装疯卖傻,一个王爷沦落到装傻子的地步,都知道他当时有多惨了。

    赵匡胤对朱允炆无语了几秒,“装傻都能信吗?”为何之前没傻,偏偏等到要削藩的时候傻了?

    现在好了,人家已经做足准备造反,朱允炆还是太年幼,羽翼未丰时就应该默默积攒实力才对。

    洪武年间

    是啊,怎么赢的?

    朱元璋想起看到的史书上,如果能见到朱允炆恨不得指着他的鼻子骂,带他的那些日子都是白带了,怎么能打出这么难看的仗?

    其他几个兄弟都围在朱棣身边,他们听出来了,四哥/四弟造反成功了。

    朱棣享受着被众人环绕的时刻,除了之前从后世回来之后,他还从未有过如此待遇,只是下一秒,朱棣就被朱元璋揪住衣领,“既然那么能打仗,日后就给我去打到美洲。”

    内讧有什么可骄傲的,有本事打外族去。

    朱棣梗着脖子,“日后我定荡平美洲!”

    建文年间

    朱允炆慌的不行,连忙召集其他臣子纷纷商量这件事。

    而此时远在封地的朱棣惊讶不已,“我,竟然造反成功了?”

    说出去他自己都不信,是啊,他也想知道自己怎么赢的。

    永乐年间

    朱棣正悠闲悠闲地喝着茶,突然听到自己吃猪屎,他顿时拧眉,觉得这茶叶变了味道。

    偏偏他的好大儿朱高炽还问,“父皇,天幕是不是说您吃猪屎了?”

    朱棣:......

    康熙幽幽说了一句,“一切都有迹可循。”

    说完这句话,康熙好像突然想明白了什么,他的儿子们和自己可不一样,自己年幼继位时没有任何的争斗,他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......,原来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吗?

    因为这个原因日后自己才会那般行径。

    第122章 弱国无外交

    122

    【面对朝廷的大军逼近,朱棣先派郭资攻下了居庸关、怀来、永平等州县,确保北平的安全,接下来开始面对朝廷派来耿炳文、李坚、宁忠三位将军以及十三万大军[1]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