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【之前说了,赵恒本就有心思和谈,两方互有胜负之下,最终决定议和。】

    【檀渊之盟就此出现:一曰辽、宋为兄弟之国、宋为兄;二曰双方以白沟河为国界,双方撤兵;三曰每年宋朝向辽提供银十万两、绢二十万匹;四曰边境设置榷场、相互贸易[5]。】

    【估计宋朝的人都认为这样做没问题,但是这件事还有一个前提,是辽国数次请求议和,那么辽国为什么会与之前的凶猛进攻判若两人?】

    【是因为辽国遇到的军事困难,战线太长、补给困难,这样也就导致他们的领导人萧太后想要议和,派人传达自己罢兵的愿望,这是宋朝所有人的愿望吗?不,寇準多次劝谏,辽国已是强弩之末,应该趁此时一举拿下、之后继续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,但赵恒不这么想,他害怕辽国,只想议和。】

    【有人把檀渊之盟同渭水之盟混为一谈,但我要在这里澄清一下,渭水之盟并不像檀渊之盟一样给突厥每年纳贡,并且李世民在渭水之盟之后积极练兵、三年后便击败突厥,但宋朝.......】

    天幕的话尾音拉的极长,各个朝代的人都能听出他的话外之音。

    嬴政勾起一抹讽刺,不趁敌人示弱追击,却要和谈,等人家再次崛起,宋朝必定打不过。

    刘彻不满,这赵恒真是软弱不堪,害怕敌人,一个皇帝尚且如此,都不用说下面的臣子和百姓了。

    不过他还真的挺希望宋朝是大汉周边的国家,这样大汉岂不是每年都能得到纳贡。

    李世民虽然被天幕正名,可是他还是高兴不起来,渭水之盟对他来说就是耻辱。

    宋朝

    赵匡胤努力让自己平复心情,辽军示弱议和,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对方不想打了吧?

    这能代表什么,当然代表对方军队出现问题了,不趁着这个时候出击反去和谈,真是让人贻笑大方。

    “你的好儿子!”

    赵匡胤猛踹赵炅一脚。

    咸平年间。

    赵恒踉跄,天幕没说一句骂人的话,却句句都在讽刺他,他的脸像被火烧了一样,不想打仗难道不行吗?

    此时的寇準红着眼睛,想去质问官家,是啊,为什么不继续打了?明明能赢的啊。

    朱元璋嗤笑,“强将手下无弱兵。”

    有这样的皇帝在,宋朝能有什么出息?

    康熙也感叹,周边群狼环伺的情况下还想安稳度日,那根本就是妄想。

    宋朝的百姓望向天幕,他们从未听说有过这种盟约,还是天幕出现才知道的。

    “我们的钱竟然都给了辽国?”

    “他们辽国人杀我父母,我们竟然还将钱送给他们?!”

    有人放声大哭,有人满脸愤懑。

    宋朝的主和派的大臣梗着脖子,“议和怎么了?”难道如今的宋朝没有安稳地存活下去吗?

    如今宋朝蒸蒸日上,天幕说的简直是一派胡言。

    主战派的大臣恨不得骂街,“外敌不断侵扰大宋边境,这就是你们说的安稳度日?”

    “你们是安稳了,那边境百姓呢?!”

    一时间,宋朝的朝堂上争吵不休。

    第103章 弱国无外交

    103

    【在签约檀渊之盟之前,赵恒派曹利去商谈岁币数量,曾说:如果实在没办法,百万也可以。等曹利回来之后,竖起三根手指,赵恒以为是三百万两,他先说:太多了,后又安慰自己:把这件事了解三百万两也可以。】

    【从这里就足以看出赵恒有多想结束战争了吧?而檀渊之盟之后也如他所愿,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,也出现了‘戴白之人、不识干戈’的现象;宋朝也节省了长年战争带来的巨额支出;促进了宋朝之间的文化交融[1]。】

    【但同时也增长了辽国的胃口,1042年,辽趁着宋与西夏打仗,向宋朝勒索土地,宋朝增加了银十万两、绢十万匹;1074年,辽要求重新划界,在次年,宋朝就退到分水岭后,以此为界[2]。退让带来的不止是和平,还有得寸进尺。】

    【王钦若评价说:澶渊之举,以万乘之尊而为城下盟,耻辱至极[3]。】

    嬴政心想,果然和他想的一样,一步退,步步退,这宋朝日后估计更难了。

    扶苏吸气,他想起蒙恬曾说的国弱则民被欺,宋朝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?

    国家君主都这般软弱,即便再有钱又能怎么样?

    刘彻听着天幕的话,越听越惋惜,宋朝怎么就不在大汉周围?这般软弱可欺的国家可不好找啊。

    李世民叹气,又是给岁币、又是让土地,宋朝以后都得被辽国压着打。

    宋朝

    赵炅被赵匡胤他们盯得背后发凉,“这是我儿子做的事情,和我没关系!”

    是的,都是赵恒做的,和他有什么关系?

    赵匡美被气笑,“之前你还骄傲地说这是你儿子,现如今连儿子都不认了?”

    他们还真是长见识了。

    太平兴国年间

    赵炅听到天幕的话也愣了愣,他也完全没想到檀渊之盟会造成这样的结果。

    不过他他还是有些嘴硬,“是赵恒不行。”

    如果换成其他儿子肯定能一举灭掉辽国!他是绝对不会承认是自己的血脉不行。

    咸平年间

    赵恒苍白着脸,如今天幕的话一出,宋朝的所有人都能听见,他们该怎么想自己这个皇帝?